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关于实现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日期:2023-02-17 11:35:38石家庄人大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关于实现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构成了我国教育的完整体系,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国家就发展职业教育出台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如何跟上国家职教发展步伐,实现全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市人大咨询委员会社会事业组进行了实地调研,进行了一些总结、分析、思考。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成效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市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思路举措更加明晰、有效。国家层面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路径,再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擘画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蓝图。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4月召开了全市科教卫高质量发展大会,张超超书记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学科设置,推动人才链、教学链与产业链、岗位链有效衔接,为省会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6月市两办印发《石家庄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跃升总体方案》提出了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等政策措施。

二是职教硬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了中职学校职教园区,加快高职院校本科园区建设,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35所中职学校中有14所国家级重点学校23所省级重点学校,40个省级中职骨干特色专业。

三是高职合并转设本科势头强劲。在市区幼儿园都要本科以上教师的情况下,市属四所高职院校根据国家职教新政顺势而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不久将以“石家庄工程技术大学”自立于省会本科学林,其他几所职院转设本科进程也在加快,石家庄职业教育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新发展阶段,我市职业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

是热门职校不适应用人需求。随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人口、城市化新政的出台,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比如,石家庄幼师毕业生广受京津及各地用人单位欢迎,2020年满意度全国第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300余人,扩招后将达8000余人,按照市场实际需求,招生规模可达万人以上,但是现在只有500亩地,远不能满足扩招需求。省内邯郸、沧州、唐山、保定四所幼师都抢抓机遇扩建新校区,邯、沧幼师占地面积已经超过我市达到1000亩。

二是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需求。我市的职业教育冷热不均,有的门庭若市,有的门可罗雀。这反映了专业设置存在“时滞”,赶不上市场变化速度。比如,石家庄职工大学由于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几年来已经停止招生。市属国办高职、中职学校部分专业落后于建成五个以上千亿级园区产业、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的硬需求。技能型人才缺口到2025年将达到48%,技术蓝领缺口将达约10万人。

 三是产校融合不适应改革需求。职校与企业合作还停留在聘师讲课、学生实习,对于校企深度融合,特别是校企办学体制上的融合没有实现。在座谈中了解到,我市某企业为一高职院校两年投入8千万元,由于收费政策没有回报,企业不会再投资。相比较浙江台州市等“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我市职教改革尚未起步。当我们的职校发展资金捉襟见肘,他们的职校却“不差钱”。没有企业社会资本注入,只靠有限的财政资金,职教航船动力不足。

四是职教“双师”不适应教学需求。“双师”指的是具有教师与工程师双重身份。职校与普校不同,它不是学术研究型而是技术应用型、动手技能型,所需要的老师不仅能讲道理,还要能开机器,是孔子和鲁班融合、孟子和庖丁互补的师者。现在的情况是,职校老师多能讲课,企业工程师多能动手,既能动手又能动口的“双师”型老师缺乏,这将直接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职校的“术业”应当以“大国工匠”为导向,不能让关公弄香包,让林黛玉耍大刀。

五是办学资金不适应职校需求。职校不仅需要书籍,更需要设备。据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统计,职教是普教办学成本的3倍,办学过程中,由于需要更多场地、设备和耗材,职教本身就是高投入的事业。而现行的财政投入恰恰相反,投入普教普高的资金比职教的多。座谈中,有校长谈到,绩效工资总量普通高校1.99,而职业高校1.3,导致职教收入少,别说招来“凤凰”,就连高水平老师都留不住,这就影响了职教师资队伍稳定和职教事业的发展。

六是地方政策不适应转设需求。我市四所高职院校正在抓紧转设转本,困难集中表现在人财物上。比如,转设本科需要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现有博士生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0.28%。尽管现在学校有70人在读博士,但是市里政策规定40岁以上不能进,如果这样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流失到省属大学);除了人才短缺外,按照转设本科标准在经费上、土地上还不达标,需要市里统筹考虑出台政策加以解决。

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急需专业率先发展。职校和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于教育市场需求的宏观预测研究。首先推动职教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本市产业发展相对接,为实现2025年为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培养12万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早做准备。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都要按照市教育大会要求,跨周期与本地企业精准对接,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以我市五大主导产业为导向,开设更多紧缺的、市场需求的专业。按照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要优先扶持中央和省支持的学校和专业,种好试验田,扩大丰产方,以点带面,跃升全局。有民营企业看准社会信息人才需求,经了解,在灵寿县开办的民办职业大学有两所(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技术职业学院),值得借鉴。

二是提供平等机会,鼓励莘莘学子报考职校。随着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门槛不断升高,保安也需要大专学历;加之城乡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初次就业年龄推迟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中职学生、高职学生继续接受本科教育的意愿十分强烈,废止职校毕业生不能上本科的政策势在必行。要落实两办《意见》,循着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硕士、工程博士,或者技术工人、技术能手、技术专家、大国工匠的职业阶梯,由低到高,由“工”到“家”,一步一步往上攀登,这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 

三是探索混改机制,将学校和企业“焊起来”。要按照中央文件要求,鼓励优秀企业高质量举办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通过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政策。浙江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格局,包括“政府+企业”、企业+二级学院”、“企业+学校”等模式值得研究。 

四是加快转型培训,建设宏大的“双师”队伍。职校老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和传授技能的双重使命,应当具有双能力: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双身份:具备教师的身份+工程师身份;双素质:具有专业理论素质职业素质。对于职业院校不应过分强调高学历,更看重高技能,扩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校企混编教师团队,把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带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采取定岗实习方式,对于缺乏技能的教师进行培训、考核,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职称评定应当由论文课题等学术型向实际操作和职业技能比赛型转变,职校教师要占据技能操作的制高点。

五是抢抓用好机遇,为职校转设提供政策支持。高职转设是省会职业教育的战略任务。非常事要用非常策,“大礼不辞小让”,要从扶持政策上为高职转设打开“应急灯”。比如,博士入职年龄建议由40岁放宽到45岁;信院280亩土地要尽快办证;幼师建议职院今年下半年迁入新校区后,长兴街老校区可划归幼专为升本提供占地面积支撑。有关部门应召开一个专题会议,为破茧化蝶做一次会诊。

六是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按照两办《意见》《职教法》要求,加大对于职校的投入,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坚持两条腿走路,将财政投入与市场融资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办学,为职教插上腾飞的翅膀。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史上最严”的“双减”政策大幅缩小了中小学校外学科培训的空间,民间资本开始投入职业教育,要抓住这个机遇,为职教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三、对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展望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加快,只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及时破解存在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待,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可期。

来源:石家庄人大